空港飞扬“蓝飘带” ——青岛机场海关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综述
时间:2025-01-09 点击:6
在青岛海关“蓝飘带”志愿服务队的带领下,青岛机场海关“蓝飘带”志愿服务分队于2012年成立,90余名志愿者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立足口岸实际并积极开展“学雷锋树新风”“点亮行动”等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保障各类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成为空港志愿服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志愿服务树形象
8月12日是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启用的日子,青岛机场海关法制科的志愿者们正在出境大厅向旅客分发宣传手册。这份自主设计的手册里涵盖了《国门生物安全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知识,汇总解答了旅客关心的各类出入境问题,还附有互动答疑二维码。志愿者于俞说:“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了大家最关注的问题,通俗生动地普及了法律知识,在新机场启用首日开展这样一次普法志愿活动,感觉特别有意义!”
结合实事热点开展普法宣传是机场海关志愿服务的常态。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寒暑假进出境旅游高峰期等开展普法宣传、进出境文明旅游宣传。在雷锋月响应文明城市创建号召,在驻地附近的奥林匹克公园开展“学雷锋环保健步周”,开展定向越野挑战的同时进行垃圾捡拾小比赛。把国门生物安全教育送进社区小学,通过展示截获入侵生物标本引起学生兴趣,潜移默化进行国门生物安全科普。同时围绕国境口岸监管实际,自主设计制作《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宣传手册,自导自演《回国携带伴手礼 生物安全记心间》等宣传视频,以志愿服务助力营造法治宣传氛围。
“点亮行动”暖人心
时间追溯到2005年,报纸上的一则消息引起了青岛机场海关志愿者们的注意:青岛盲校的孩子们需要使用一种厚纸张,由于消耗量大、费用昂贵,校方向社会各方募捐旧挂历。看到报道后,志愿者们马上将平时积攒下的旧挂历送往盲校,“蓝飘带”和盲童们自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2020年11月4日,志愿者们来到青岛市盲校,带来学习用品,分享防疫一线故事,现场演示防护服穿脱,让孩子们触摸到来自抗疫一线的严格防护,感受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里包裹的坚定信仰。参加此次活动的高二二班李海娇在作文里写下:“海关防疫一线的哥哥姐姐们辛苦了,向你们致敬,我将带着这段特殊的记忆步入社会、做出贡献!“
17年来,志愿者们时常到盲校赠送物品,在节庆时节共同开展诗歌朗诵、音乐同赏,每年寒暑假护送孩子们安全乘机“回家无忧”……“点亮行动”这一志愿服务项目的品牌,曾获海关总署“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称号,并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
榜样引领齐向前
青岛机场海关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宗德刚是青岛海关第四批“第一书记”,曾派驻兰陵县矿坑镇单庄村。驻村期间,他把扶贫当成事业来干,积极引导和发展村特色企业,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以此为纽带,“蓝飘带”志愿服务队持续到单庄村开展志愿服务,帮助建立了“蓝飘带”爱心图书室。
宋大卫是一位朴实爽朗的“山东大汉”,他积极响应总署号召,作为第二批志愿者赴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开展支教,在文峪乡南窑小学和石桥小学担任音乐老师。他充分发挥自身钢琴专业优势,开设了钢琴特长班、音乐欣赏与乐理班,发动艺术学院老师为孩子们编排设计舞蹈,用自己的航拍器拍摄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和山区风光并制作专题音乐片,为山区孩子打造多彩音乐童年。
接下来,“蓝飘带”志愿服务分队的志愿者们,将坚持“服务不止空港,爱心不限脚下”的理念,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守护着汇聚阳光的初心。(王梓帆/文)